北京5月28日电题:这些两会“热词”,“拼”出一幅怎样蓝图?记者杰文津、屈婷、袁汝婷2020年全国两会落下了帷幕。特殊时期召开的大会,举世瞩目。近5000名代表委员议国是、献良策,面对挑战寻新机,察变局开新局,“人民至上”“六稳”“六保”“留得青山,赢得未来”“民法典”“两个1万亿”等一系列“热词”激荡在两会、熔铸进历史。
透过这些两会“热词”,我们能“拼”出一幅怎样的蓝图?(一)习近平总书记22日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:“必须坚持人民至上、紧紧依靠人民、不断造福人民、牢牢植根人民”。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新冠肺炎患者,战“疫”故事,都是时代注脚。“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”“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”“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.9万个”“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”“全国近3亿人领取养老金,必须确保按时足额发放”…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承诺的背后,是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,“人民至上”里有满满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与天下同利者,天下持之。未来于变局之中,要拼疫情防控、要拼破局发展、要拼保障民生……我们的底气在哪里?是人民,人民是最大的底气。人民至上,聚万众一心;依靠人民,成磅礴伟力。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重挑战,以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,紧紧依靠人民,牢牢植根人民,我们定能危中寻机,在变局中开启新局。
(二)1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里,仅“就业”被提及39次之多。这是为什么?缓解疫情冲击,发展经济、保障民生,落实“六稳”“六保”,就业是重中之重。
从数字化就业到情感劳动,从远程就业到共享员工,越来越多的新就业机会从方兴未艾的“数字经济”与新消费需求中被发掘出来。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,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。财政赤字规模增加1万亿元、抗疫特别国债发行1万亿元,直达市县基层,直接惠企利民,其实就是根本六个字——保就业保民生。两会上,代表委员谈论“新就业形态”脱颖而出,如何让这些新模式快速成长,活力蓬勃,发挥其对“稳”和“保”的积极作用?答案是,顺势而为,补齐短板势在必行——数字化时代造就了丰富的就业潜力,但劳动力市场尚未培育出足够适应新业态的数字化人才,相关规范也仍待填补。
注意完善相关就业配套法律政策,运用市场化和公共服务相结合的方式,做好劳动者技能提升、人力资源配置和社会保障政策,让拼就业、拼事业者奔跑无忧。特殊形势下,守住了“六保”底线,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。(三)“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,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”“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,留得青山,赢得未来”这话切中根本。
黑龙江润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鲍文波代表告诉记者,面临国内外经济因疫情下行“双重暴击”,他的企业差点儿“背过气去”。好在,一系列优惠贷款、税费减免政策让企业缓过来了,产业链上不少相关的中小微企业也保住了。
稳住上亿市场主体,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纾困发展的政策清单: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。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;一批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;各类租金优惠政策;还有坐着政策“直通车”直达市县基层、直接惠企利民的“两个1万亿”……非常之时,非常之策,收非常之效。我们欣喜地看到,截至5月18日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职工复岗率分别为99.1%和95.4%,基本达到正常水平。
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也都在逐渐恢复当中。想拼赢稳住上亿市场主体这场硬仗,“留得青山,赢得未来”正是我们选择的不二良策。
(四)“这个‘金扁担’,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”可谓一语中的。湖南益阳安化县青峰村的肖又香代表,靠红皮小籽花生产业带着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梨树乡的种粮大户孙斌代表,靠互联网、轨道车等现代化手段消解疫情影响,顺利完成春耕。
毫不夸张地说,农业现代化,不仅是农民们的“金扁担”,更是打开乡村振兴大门的金钥匙。当前,在脱贫攻坚中的贫中之贫、困中之困里,不少问题与当地农业现代化程度低有关。
农业现代化程度高了,农民致富就稳了,乡村振兴就快了。今年还有200多天,贫困人口还有551万。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节奏、大决战状态,立足已取得决定性成就,今年两会已释放出坚决夺取全面胜利的鲜明信号: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,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,提高农民生活水平;扶持适度规模经营主体,加强农户社会化服务;支持现代农业设施、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,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……农业兴、农民富、农村好,才能真正做到“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”。无论啥时候,吃饱肚子拼发展,多大风浪也不怕。
(五)这是召唤一本“社会生活百科全书”的密码——民法典编纂过程中,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,累计收到42.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。还有人为了这部有1200多条条文的百科全书奋斗66年,成了百岁“磨法师”。
民法典,民法多一“典”,意义可不止大一点。民法问题本质上就是民生问题。
遇上高空抛物、霸王合同咋办?疫情期间,家长隔离在外,孩子在家该谁管?民法典对此前长期存在的社会“痼疾”加以治理,更对未来生活中的问题作出回应。全国政协委员袁爱平律师告诉记者,民法典中增设“居住权”,能以法律赋予选择“以房养老”方式老人安全感,有可能催生新型养老模式。另外,像惩治网络侵权、防范性骚扰、保护个人信息……民法典聆听时代的声音、聚焦百姓生活之需,既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高度,也将推动提升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。一言以蔽之,民法典将为所有在新时代中怀揣梦想、矢志拼搏的人们提供最坚强的法治保障。
(六)今年两会期间,还有两件事令记者印象深刻。一件在会内,72岁老院士张伯礼代表说起战“疫”泪洒会场;一件在会外,中国登山队成功冲顶珠峰,60年后再次征服世界新高度。两件事,讲出同一个道理:“难”在前进道路上是永恒的问题,说出一个办法:踏破艰险、砥砺前行。
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。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。在危机中育新机、于变局中开新局。
代表委员认为,要坚持用全面、辩证、长远的眼光来看,发挥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潜力和作用,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。面向未来,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大力推进科技创新,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,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、增长极,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。
处在转变发展方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,我国经济新的发展动能加速转换——线上零售、线上教育、视频会议、远程办公等,不仅保障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,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。“互联网+”,正打造出“数字经济”新优势。5G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、数据中心等“新基建”赋能生产、消费和社会治理;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、改造城镇老旧小区等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,补齐发展短板……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。
初夏时节,生机涌动。两会胜利闭幕,希望的未来已铺展开来。
(参与采写:梁建强、张辛欣、杨思琪、白田田)。
本文来源:pg问鼎娱乐-www.zcilz.com